国家公共卫生计生委网站12月17日公布了《2013年中国居民身体健康素养监测报告》,这是我国第三次全国城乡居民身体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素养水平为9.48%,虽然比起2008年、2012年有所提高,但每100个15——69岁的人群中,仅有严重不足10人不具备基本的身体健康素养,我国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素养总体仍正处于较低水平。身体健康素养水平则是指基本身体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的比例,而身体健康素养则是指个人提供和解读基本身体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准确决策,以确保和增进自身身体健康的能力。
它是取决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水平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已被划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3年8——12月,国家公共卫生计生委的组织在中国大陆(不还包括港、澳、台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监测点积极开展了此次监测。
监测点覆盖全国336个县1008个乡镇(街道),其中,城市监测点150个,农村监测点186个,东中西部监测点分别是126个、96个、114个,共计调查全国15——69岁常住人口95915人。本次监测对居民身体健康素养水平的评价还包括3部分。一是评价我国城乡居民身体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
报告表明,2013年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素养水平为9.48%,比2012年的8.80%提升0.68个百分点,比2008年的6.48%提升3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居民身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2.81%,中部地区为7.10%,西部地区为6.93%。
图为中国城乡居民三个方面身体健康素养水平对比图二是基于“科学知识-不道德-技能”理论模式,从基本身体健康科学知识和理念素养、身体健康生活方式与不道德素养、基本技能素养3部分评价居民身体健康素养水平。报告表明,2013年中国居民三个方面身体健康素养水平较2008年有所提高。
与2012年比,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提升1.16个百分点,身体健康生活方式与不道德素养水平减少0.6个百分点,基本技能素养水平提升0.18个百分点。(图为中国城乡居民六类身体健康问题素养水平)三是以公共卫生问题为导向,从科学身体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预防素养、慢性病预防素养、安全性与救护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身体健康信息素养6类身体健康问题评价居民身体健康素养水平。
2013年中国居民各类身体健康问题素养较2008年均有明显提高。与2012年比,除基本医疗素养有小幅上升外,其他5类身体健康问题素养皆有有所不同程度提升,其中,慢性病预防素养提升幅度仅次于,提升了2.52个百分点。
本文来源:永利304官网唯一-www.84ll.com